姬芮怎么读,陈寅恪的「恪」念kè还是què?
陈寅恪的“恪”这个字,被普遍读作“que4”,据说是因为陈寅恪先祖居福建上杭,属客家系统,客家人读“恪”作“que4”姬芮怎么读。 但是这恐怕不实。陈寅恪先生祖籍江西修水,“恪”字辈济济一堂,同名同姓的也有,“恪”这个字,也是读“koh”的古音,这个入声字在北方统一读作“ke4”。
而且据金文明《守护语林》考证,客家话中根本没有“q”这个声母,普通话中声母为“q”的字在客家话里倒是大多读作“k”。据说清华图书馆元老毕树棠先生曾经问过陈先生,他的“恪”究竟怎么读,陈先生自己说在普通话中应当读作“ke4”,毕树棠先生又问,“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‘确’,你不予以纠正呢?”陈先生笑着反问:“有这个必要吗?”据他的助教王钟翰回忆,陈老的英文署名是Tschen YinKo,他在瑞士、美国、德国留学和发表论文的署名,以及1956年在中山大学《本校专家调查表》上填写的名字拼音均为ChenYinKe或ChenYinKoh。显然也是取“ke4”的音。
据说,根据陈先生的回忆,是在清华园时开始,有人叫他陈寅恪(que4)的,到了西南联大、成都燕大时期,已经约定俗成了。这个叫法,据说和他的夫人唐筼不无关系。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,自幼依母在天津长大,母音为平津一带的语音,“恪”这个字,在平津一带另有一个读音是“qie4”,读顺了可能就读成了“que4”,唐筼把恪读成“que4”。所以她经常纠正别人,说要念“que4”,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道理。
在普通话中,“恪”字也的确没有“que4”的读音,而各地方言,粤语:kok3、闽南语:khak4、客家话:[客英字典]kok7、[台湾四县腔]kok7、[客语拼音字汇]ged5、kog5、[海陆丰腔]kok7、[梅州腔]gok7、[宝安腔]kok7、潮州话:戈安4 [饶平],也都没有“que”的音。所以,应该读作“陈寅恪(ke4)”,而不是“陈寅恪(que4)”。
鞠婧祎拼音念jū jingyī,确实是有些难记而且还有点拗口的感觉,据网友爆料鞠婧祎的名字还是有由来的。看了由来你就能够轻松的记住这个名字了!鞠婧祎的名字由来是”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来的!取第一句的1,3和第二句的最后一字,正因为这个名字寄托了父母的期望,所以小鞠工作才那么卖力。而未了能够让名字美观和女性化把尽和已这两个字变成了婧和祎。婧指(女子)身材姣好。纤弱苗条的样子:”舒妙婧之纤腰兮”。(女子)有才品。祎字读音yī,为形声字。从示,韦声。本义:美好该词来自于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,而诸葛亮在四川遂宁那边具有很高的威望!”祎”这个字三国里蜀国有个叫费祎的大臣,而此人也是诸葛亮很倚重的一个人。
汉字释义:
1. 养育,抚养。
2. 弯曲。
3. 大,穷极。
4. 幼小。
5. 穷困。
6. 告诫。
7. 古代的一种皮球。
8. 姓。